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“世界肝炎日”配资之家服务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社会共治、消除肝炎”。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,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,减少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及其导致的死亡,朝着“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”的目标迈进,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
认识肝炎
肝脏是人体的“化工厂”,负责代谢、解毒、合成等重要功能。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,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。病毒、酒精、药物、自身免疫异常、代谢问题等都可能引发肝炎。其中,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,按病原体类型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型,每种肝炎的传播途径、发病特点和危害各有不同。
展开剩余86%肝炎常见的临床症状
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,轻重程度也存在差异,常见的有以下几类:
乏力:肝炎最常见症状之一,患者常感身体疲惫不堪,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体力,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活动。
肝区疼痛:部分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肝区压痛,按压右上腹肝脏部位时疼痛加剧。
黄疸: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,尿液颜色加深。
皮肤表现: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出现面色晦暗、皮肤粗糙。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肝掌和蜘蛛痣。
消化道症状: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,伴随恶心感,严重时可导致呕吐,同时还会出现腹胀和腹痛。
肝炎的传播途径
1.消化道传播: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—口途径传播,常由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。例如,食用未煮熟的贝类或饮用被污染的生水,餐具不洁或手部卫生不良也会增加传播风险。
2.血液传播:乙肝、丙肝和丁肝可通过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、在非正规场所纹身、共用剃须刀或牙刷,以及医源性感染等途径传播。
3.母婴传播:乙肝和丙肝的母亲可能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婴儿,但采取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。
4.性传播:与乙肝、丙肝或丁肝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,也可能导致感染。
丙肝防治知识
1.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,是一种由丙肝病毒(英文缩写HCV)引起的,导致肝脏炎症坏死的传染病,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。
2.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、性接触和母婴等方式传播。其中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,可通过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的注射器、在非正规场所纹身、共用剃须刀或牙刷,以及医源性感染等途径传播。
3.大部分丙肝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,部分患者有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腹胀和右季肋部不适或疼痛。根据病情进展,可导致肝脏长期慢性炎症、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,如不积极治疗,部分慢性丙肝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,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。
4.预防丙肝最根本的措施: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诊疗、医疗美容等有创操作;拒绝毒品;不共用针具、剃须刀、牙刷;拒绝不安全性行为;若备孕期不幸感染丙肝,先治愈再怀孕。
5.丙肝患者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指导下,及早进行治疗,规范用药,丙肝是可以治愈的。患者的转氨酶恢复正常,血液中丙肝病毒核酸(HCV-RNA)转阴,持续3个月以上即为治愈。
伤肝的坏习惯
熬夜、贪嘴、积郁气,伤肝坏事!
1.用药伤肝
你乱用的每一颗药,肝都承受。
长期服药,胡乱配伍用药,过量用药都会增加肝、肾负担,你的肝一直在默默帮你承受药物的毒素。
2.喝酒伤肝
你多喝的每一口酒,肝都记得。
肝脏代谢酒精的过程会受到毒性损伤,长期过量饮酒易造成慢性中毒性肝损伤,也就是酒精性肝炎。
3.吸烟伤肝
你吸的每一支烟,肝都清楚。
卷烟中的尼古丁对肝脏来说极为不利,是导致疾病、诱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
4.熬夜伤肝
你熬的每一个夜,肝都陪你。
熬夜会影响肝脏解毒和新陈代谢,导致毒素积累,从而损伤肝细胞,你的每一次熬夜,肝脏都在“舍命陪君子”。
5.动怒伤肝
你的每一次愤怒,肝都难过。
生气、精神紧张会使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肝脏功能,在你充满负面情绪的时刻,你的肝比你更难过。
科学护肝,行动起来!
守护肝脏健康,从每一天开始。
1.接种疫苗,筑牢免疫防线。我国已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。除新生儿外,成年高风险人群,如医务人员、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人员、男性同性性行为者、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,也应接种乙肝疫苗。此外,乙肝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的母婴传播。
2.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,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。不吃生冷食物,瓜果洗净,不喝生水,生熟厨具分开,选择卫生餐厅。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洁净的水源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
3.避免高危行为,远离感染源。预防乙肝和丙肝,要坚决杜绝共用针具、剃须刀、牙刷等可能沾染血液的物品,拒绝吸毒。同时,不要前往非正规场所进行纹身、穿耳洞、输血等操作。进行性行为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套。
4.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减轻肝脏负担。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直接原因,也是其他慢性肝病的重要诱因。应严格限制饮酒,保持合理饮食,少吃油腻、油炸、高糖及动物内脏类食物,避免碳酸饮料,多摄入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,采用清蒸、炖煮等健康烹饪方式,防止营养过剩引发脂肪肝。
来 源:灵武市疾控中心
本期编辑:李文鹏
审 核:唐春燕
签 审:陈玉华配资之家服务
发布于:宁夏回族自治区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